close
系上學生即將開始實習
回想起自己以前實習的種種及老師的用心
實習是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機會
是面對市場的第一線
想學到什麼  端看自己的觀念與態度
不管去哪個單位
需要的態度都是相同的
放空既有的模式  
張大眼睛  用心去觀察
學到的都可以轉化為未來自己所能應用的
轉貼雅琳學姊整理之百川師的手稿~漫談實習與大家共勉之
 
漫談實習 part 1前言
運動保健學系的學生,在三、四年級有『運動保健實習』的課程,
學生可依個人興趣選擇『體適能組』或『運動傷害組』。
就運動傷害組而言,除了上課、交報告外,主要的精神和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實習上。
當完成初期約六週的輪點實習(即分三次時段到不同運動屬性的團隊去蜻蜓點水式的實習服務)之後,
即根據三年級學生的意願、四年級學長姐對他們的實習表現評估及整各實習環境的考量,
來決定他們在未來一年多做實習服務的去處(有校內及校外)。
整各實習安排看似合理,卻仍有許多亟待克服的難題。  
學生們在實習時必須面對許多挑戰,
第一個直接面對的是自己所學是否足以應付那麼多的傷害狀況,
其次是在課堂上所學的概念在面對教練、運動員以及其他醫護人員時,
因不同的觀念所產生的衝突或心理的矛盾、掙扎,或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等,
都是滿困難的考驗。  
運動傷害組規定在畢業之前要累積八百小時的實習時數,
故常被學生問到:「實習這樣地〝浪費〞時間,有意義嗎?
若從目地取向來看的話,真是一點意義也沒有。
目前,因大環境的關係(包括證照等問題),在畢業後,能找到合適〝頭路〞的機會的確不高。但我常會用比較極端的問題再回給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被生下來後,就朝著死亡的方向走,那麼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多數人不以為然,但事實如此,只是我們不肯去深刻體會罷了。
 
漫談實習part 2-什麼是實習?
  對我而言,實習就是實實在在地學習。學習什麼呢?不是學習包紮,不是學習傷害評估,不是學習復健方法或甚至是人際關係的建立,是學習去發掘自己真正的內在。唯有在實習的過程中逐漸了解自己的本性,明白自己與週遭環境的關係,實習才真正有意義。這個道理對運動員也是一樣適用,一位優秀運動員若不能在運動訓練或競技的過程中去發覺自己的本質,充其量也不過是部跑步的機器、發球的機器……。
  在體育學院,每年的三、四月間,杜鵑花會在迷霧中用力綻放,而後迅速凋落。幸運的您,在花開時,正愉快地路過,好美啊,快去拿相機來留下這幅美景;若這時您正失戀,或許這些盛開的花簇只是造物者用來嘲笑您的。不是那麼幸運的您,在花落時路過,慘不忍睹,好可惜啊;若這時您又失戀,滿地落花正是您的心情寫照。實際呢?杜鵑天使們盡興地花開花落,干卿底事!這一些都不過是您心境的投射。我愛照鏡子,同一個人在鏡中卻有英俊、稍傻、更有癡呆、噁心,為什麼?同樣是腿短短、肚大大、頭禿禿的這個人,為什麼會有這麼不一樣的影像出現呢?好好想想吧!
  實習,本身並沒有什麼,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過程,重要的是,您賦予實習有什麼意義?如果不斷地向外尋求、探索(不管是知識、技能、不管是未來出路…),最後只會得到一個結論:實習除了剝奪學生的時間之外,並沒有什麼意義。但,難道就讓自己〝卡〞在那邊嗎?不!
  自己在接觸、照顧運動員的過程當中,就曾多次想要一走了之,為什麼?因為累了,因為沒什麼意思,但經過一些掙扎,到目前仍能持續下去且樂此不疲。繼續堅持的兩股力量:一是熱情(passion),而且是來自愛的熱情,唯有如此才可能長久;一是跳脫(escape),這不是逃避,而是當環境變差了,生/心理累了,對外在膩了的時候,要轉入內在,將自己心裡的門窗,做內在的休息,去探索自己、認識自己的本性。唯有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長
  當然,在這裡提到的愛是沒有選擇、沒有分別,是洋溢且無條件分享的,更是沒有期待的,畢竟帶著期待的愛,就可能會有挫折感,就會有不滿足,就會有痛苦。人非聖賢,對於自己曾經有過的付出,總多少會有某個程度的期待(不論是物質上的或是精神上的回饋),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十分希望同學們在實習的過程中去練習「拋棄期待」,挺難的,但挺好的。試試看,無私的付出,沒有期待,在某天飯後的水果中,您會突然發現~柳丁好甜!
  常常看到在同學實習的過程當中會有諸多抱怨,的確,抱怨、牢騷是應該有的,因為系上的某些做法或是老師們的努力不夠而無法滿足實際的需求,但大環境的改善是需要多方面的條件來配合的。在這裡想提的是:發現了問題,怎麼辦?看到了不合理的現象,該如何?有句老話這麼說:「山不轉?路轉!」而且說實在話,我們總是會用我們的小眼睛去看別人的缺點,甚至用我們的大嘴巴,把缺點說成缺陷。而真正的情況是:當我們看到這些缺點時,我們也或多或少地有這些壞毛病,因為看到別人的短處時,這正是鏡中自己的反射。
 
漫談實習part 3~老師講的都對?
  當老師的,被認為要做到傳道、授業和解惑,這是個理想,卻也未免要求太高,畢竟老師也是個人,就個人的成長過程來說,倒希望能製造一些狀況讓我們的學生能夠處在一個煩惱、無助、混亂甚至衝突的情境,讓他們去面對,學習如何在這些負面的成長環境中去面對自己。說起來有點殘忍,但只有如此,才能讓同學們去適應、去體會、去成長,應付外在環境不難,但多數人不願面對自己。
  老師講的都對嗎?從心裡面一直覺得:老師不要成為學生成長的障礙。老師們只是以自己的言行提供某些可能答案的參考,而非傳自己的道,將自己的觀念強輸到學生身上。我們所有的知識,事實上是累積別人的經驗,只能算是借來的。在回答學生問題時,多數常是利用書本或自己的經驗,可是對無辜的同學們而言,這些都只是二手、三手的答案。我倒寧願讓學生們自己去找答案,有時甚至不願提供可能解決問題的方向,因為:老師所說的,都對嗎?同學們長太容易相信老師所說的,尤其當老師是和藹可親或博學多聞時,但這樣好嗎?或者是當老師的言行不一致或前後矛盾時,雖然有時是因時制宜,但可憐的學生們只會在心中不斷冒出更多的問號。
  對實習而言,比較建議同學們用「生活」的方式去面對,也就是一個片刻一個片刻地接著生活,實實在在地過著實習的生活。不要把它當作是累積時數,或是應付老師的手段。俗話不是說嗎?「既來之,則安之。」實習不是目標,每當一有目標就會有容易與困難之別。當摸清老師的個性,實習好像變得容易,當外務太多,時數的累積就變得相當困難。我們是藉著實習來成長,一邊做,一邊學,學習知識、技能,學著面對不同的人、事、物,學著去解決問題。但無論是知識、技術、溝通能力…等,都只是像重擔一樣地加在我們身上,多了、久了,我們會被壓得喘不過氣。常會發現同學們對某些問題的爭論不休,甚至拂袖而去,而這些好不容易學來的知識、技術、能力竟然成為針鋒相對時的利器,或是相互溝通時的障礙,真是冤枉啊!
  其實這都是一個過程,目前我們的教學都偏向一個較為西方的教育模式,亦即如何去蒐集資訊、分析、歸納、應用…等。這樣只會讓我們更為貧乏,這不是知識或能力的不足,只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忽略了本質的成長。我們常會透過累積知識、經驗…等來掩飾自己的貧乏,我們應常常問自己,經過了這一切(不論是挫折、矛盾、鬱卒或是順境、歡喜…等)之後,成長了些什麼?經由這些正負面的刺激,讓自己走向內在,雖然會有些不習慣,但這也確實需要一點耐心。若我們經由這些刺激而更認識自己,那麼就更容易,更能得心應手地將這些所學、所知、所經驗的一切,用來幫助我們的運動員。

漫談實習part 4-短文三則
※烏龍院
  院前的門神
  濃綠遮天
  師父說:
  種這兩株大榕
  叫你們
  天天早起
  掃它落葉

※空船
  如果一個人在跨越一條河
  有一隻空船撞到了他的小船
  即使他是一個脾氣很壞的人
  他也不會生氣
  但是如果他看到有一個人在船上
  他將會對他大聲喊,叫他駛開
  如果那個喊叫沒有被聽到,他將會再度高喊
  而且它還會開始大罵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人在那隻船上
  但如果那隻船是空的
  他一定不會大聲喊,他一定不會生氣
  如果你可以空掉你自己的船
  來跨過世界的河流
  那麼就沒有人會來反對你
  沒有人會想要來傷害你
  一棵很直的樹會最先被砍下來
  最清的泉水會最先被榨乾   (摘自莊子-空船,奧修出版社)

※光合作用
  我把想你的心
  貫注到你的裏面
  再用暖陽的光熱
  灑遍你通身的綠
  在每一個可以看見的日子
  把愛製造貯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悠遊小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